传统虚拟影棚长期受限于 “固定结构”,布局调整耗时耗力,严重制约创作灵活性。而 Nant Studios 的 DVS 系统之所以能实现 “革命性突破”,核心在于引入了由奥拓电子 LED 显示屏构建的 Wall Pods 系统 —— 这一方案直接重构了影棚的 “空间逻辑”,让 “动态拍摄” 从不可能变为现实。

Wall Pods 系统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大 “硬核设计” 上:全向移动能力,配备了高精度全方位轮组,屏体可根据拍摄需求实现任意方向、无阻碍移动,摆脱固定安装的束缚;自平衡稳屏技术,内置高灵敏度自平衡传感器,即便在频繁移动中,也能始终保持显示屏垂直稳定,杜绝画面偏移;无缝拼接结构,独创角度调节机制,可精准校准单元间的拼接角度,确保超大规模显示画面无缝隙、无色差,还原真实场景的沉浸感。
更关键的是,奥拓 RM1.5 系列 LED 显示屏在 “动态场景” 中依然保持顶尖性能:超高清分辨率保障细节清晰,低延迟确保画面与拍摄同步,出色的色彩还原度让虚拟场景与真实演员完美融合。这使得导演与摄影团队能 “所见即所得” 地实时调整布局、切换场景,拍摄效率提升超 30%,创作自由度实现质的飞跃。
长期以来,虚拟制作(VP)技术因 “高造价、高门槛、难复制”,始终局限于头部影视巨头。而奥拓电子的核心目标,正是通过技术创新打破这一壁垒,让虚拟制作从 “高端专属” 变为 “行业通用工具”—— 本次与 Nant Studios 的合作,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实践。

轻量化部署方面,Wall Pods 系统无需复杂的固定基建,模块化设计大幅减少片场空间占用,搭建周期缩短 50% 以上,降低场地与时间成本;低门槛操作方面,配套的智能控制平台支持可视化操作,导演与摄影师无需专业技术背景,即可通过简单指令调整显示布局,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标准化架构方面,采用行业通用的 ST2110 标准架构,方案可快速复制到不同规模的影棚、发布会、远程虚拟会议等场景,避免 “定制化陷阱”,提升行业整体应用效率。
如今,奥拓电子的虚拟制作方案已不再局限于影视领域:从大型企业的虚拟发布会,到跨国公司的远程协同会议,再到中小型影视团队的低成本创作,奥拓正以 “技术普惠” 的思路,让虚拟制作技术覆盖更多场景,真正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 “生产力工具”。
从《曼达洛人》开创虚拟制作先河,到《沙丘》打造沉浸式科幻场景,虚拟制作已成为影视工业的 “新主流”。而在这场产业变革中,奥拓电子的 RM1.5 系列 LED 显示屏,正以 “硬实力” 成为行业升级的 “关键引擎”。

本次与 Nant Studios 的深度合作,再次印证了奥拓电子的技术领导力,这不仅助力 Nant Studios 打造出全球首个 DVS 动态虚拟影棚,更标志着奥拓电子已成为 “虚拟制作从高端定制向行业普及” 的核心推动者。
根据沙利文数据,2021 年全球虚拟制作市场规模约为 52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将增长至 415 亿美元,2021-2030 年 CAGR 为 27.9%,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随着奥拓技术在更多场景的落地,影视制作将真正迈入 “更高效、更灵活、更智能” 的全新时代 —— 而奥拓电子,正是这场变革的技术引领者。